首页 > > 正文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和中秋节有关的那些过往,总在这个团圆的日子下了眉头又上心头,甜也好,苦也罢,故乡的月亮一直照在心间,乡愁依旧萦绕,付诸笔端,了却相思……

儿时过中秋

每年的中秋节,正是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季节。人们将一年的辛劳、期盼和思念,完全寄托在这一传统的节日之中。尽管贫穷,但家家户户都要想方设法做月饼。那时物质匮乏,做的月饼也没有现在的品种多、花样新、质量好,但用自产的白面、供应的红糖、生产队榨的胡麻油做出的月饼,却让我们百吃不厌,终生难忘。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前就开始下雨。秋雨霏霏,淋湿了每家每户有限的柴草,也打湿了人们过节的期盼。因为没有柴草,巧妇也难做有米之炊,吃月饼可能成为泡影。生产队长了解人们焦急的心情,就通知人们到生产队的场院里去背麦秸。于是,孩子们就像遇到救星一样,个个欢呼雀跃。我们踏着泥泞,随着大人来到场院里,将高大的麦秸垛上淋湿的麦秸扒去,从里面将干麦秸掏出来,然后用绳子捆好背回家。有的人家全部出动,每人背一捆,既解决了烙制月饼之忧,也为日后的燃料做了储备,但这种行为马上让生产队长制止了。生产队长的这一善举,让村子在中秋节的前两天就飘出了月饼的馨香,人们如期吃上了月饼。父母常常让我们品尝烙出的第一锅月饼。那又酥又脆的月饼,散发着浓浓的胡油味,咬一口直掉油屑,吃一口甜透心扉。

晚上,一轮明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此时它笑得最灿烂,也最幸福。因为它接受着人间众生的顶礼膜拜。那明媚温润的月光将村庄打扮得楚楚动人,整个村庄弥漫着月饼的香味,氤氲着喜悦的氛围。我们帮父母亲将方桌搬到院子中,将切成花瓣式的碧绿西瓜和金黄色的月饼恭恭敬敬地摆放到桌子上,开始祭拜月亮。父母亲每次都要指着月亮让我们辨认玉兔和月桂树。我们总是将眼睛睁得大大的,竭力从那月亮中分辨着、寻找着,并想象着月宫中嫦娥和吴刚过中秋节的美好情景。有时,圆圆的月亮穿行在云海中忽隐忽现,又让我们多了几分沮丧。待祭拜月亮一结束,我们就开始吃西瓜泡月饼,那才叫大快朵颐。脆生生的月饼蘸着沙甜的瓜瓤,甜凉相融,可口入心,无比惬意。那真是人间的第一佳肴啊!

那时,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所做的月饼数量有限。除去给亲戚和长辈敬送的以外,留下的已为数不多。孩子多的家庭,家长要将月饼按岁数大小进行合理分配。分到月饼后,孩子们总是舍不得吃。有的用纸包住放在自己的书包里,有的放在凉房中藏起来。记得有一年,我的一个发小将父母分配的月饼包住后放在了凉房的瓮角。浓郁的胡油味儿刺激着老鼠的嗅觉,它们纷纷出洞,一夜之间将5个月饼啃噬的面目全非。待发小第二天放学回来准备“改善生活”时, 却发现美味的月饼给老鼠解了馋。气愤之余,他将老鼠啃噬的部分用小刀进行了整修后,然后狼吞虎咽全部吃掉。

吃月饼的短暂快乐,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直到改革开放后,物质逐渐丰富,市场日趋繁荣,对月饼的期盼和钟爱才渐渐淡出。如今,各种风味的月饼随时都能买到,再也没有了当年望眼欲穿的感觉。文/吕成玉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

小时候过中秋节,在远处煤矿上班的父亲回来了,在外地上学的哥哥回来了,母亲总要想法做月饼,让全家过一个团团圆圆的节日。可是有一年,我们却过了一个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我9岁那年暑假,家乡遭了水灾,大水一个月才退。眼看中秋节就要到了,母亲正发愁,父亲让人捎回话说,今年煤矿要给生产标兵发月饼,他放假就带回来。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没想到受了灾,反而吃到了发的月饼,真是因祸得福啊!

眼看到了中秋节,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也着急起来,和我们一起到村头等。太阳落山了,也没见到父亲的身影。母亲只好说:“回家吧,也许你爹临时有事。”我们不信——中秋节会有什么事呢?母亲好像也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又说:“你们再等一会儿也好,我先回去做饭了。”可是直到月上柳梢,我们也没等到父亲,只好无精打采地回家了。到了家,母亲端出烧饼说:“看来今年是吃不到月饼了,现做也来不及,你们将就吃烧饼吧!”我和哥哥失望到了极点,一肚子气,什么也没吃就躺下睡觉了。

大概到了半夜,我迷迷糊糊听到有人说话,仔细一听,竟然是父亲。我一下坐起来,高兴地说:“爹,你回来了!月饼呢?”父亲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月饼我给别人了。”我一听,眼睛里就溢出了泪水,重新往床上一躺,盖住毯子,眼泪无声地流了出来。父亲温和地说:“你听爹给你解释。煤矿今年产煤任务重,我年年都是生产标兵,今年矿上又特意给我们发了月饼,我能提前带头回来吗?所以今天一出井,我简单洗了洗就往家赶。可是受了灾,路不好走,到村头月亮都快到头顶了。我正走着,听到有一家人在哭,我一看是你柱子叔家的。你柱子叔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了,留下年老的爹娘。中秋节,团圆夜,两位老人想着再也不能和儿子团圆了,不由哭出了声。我走到他家里去安慰他们,看到他们没有月饼。我想我是一名党员,临走时就把月饼放在了他们床头。”母亲也过来说:“孩子,你爹做得对,虽然这个中秋节我们没吃到月饼,但我们应该感到光荣啊!”

现在,这件事都过去三十多年了,父亲也已去世多年,但每年中秋,我还会想起,并把它讲给女儿听……文/赵利勤

 

八月十五话家常

晴朗的天空,吉祥的彩云,圆润的月饼,这一切都在欢快的告诉我们中秋节就要到了。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总会变成一个怀旧镜头,一遍又一遍回放着老家那个有滋有味的八月十五。

老家的八月十五总是在喜庆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走来,那时的天空总也祥云朵朵,太阳也出奇的亮。田野里笑声四起,丰收的庄稼乘着秋风向村庄飞奔……袅袅炊烟里散发着地道的月饼香味。八月十五前的半个月,心急的乡亲们开始打月饼了。在村大队部一间闲置房里安放了一台饼炉,饼炉是用上好的红胶泥掺和着沙子做成土坯叠积而成,非常实用考究。村里有个饼匠师傅姓马,饼炉是他设计的。据说他爷爷的爷爷曾是皇宫御厨,专做面点,不知何故触怒龙颜丢了性命,他的后代便逃亡到了草原。

那年月粮食较紧张,年成好的时候,打月饼人们用3油3糖(10斤面3斤油3斤糖),不好时用2油2糖,再不好1油1糖。不管几油几糖,我们统一叫混糖月饼。无论哪种情况,马师傅都尽心尽力地去做,按规矩做月饼不可以放水,没油没糖不放水咋和面?糖太少的只能使用糖精。尽管这样,马师傅打出的月饼还是油光铮亮,形状圆润,吃在嘴里焦黄松软,香脆可口。打月饼的火候至关重要,饼炉顶盖是一块直径七八十厘米的铁板,铁板上面把炭垒成锥形,点燃后用红胶泥从下而上慢慢抹好,最上面留孔以调节火的大小。顶盖一般是用铁丝吊在房梁上,用杠杆原理作用升起或降下。往往是一顶盖炭可以打两百多斤面的月饼,而底火则用麦秸柴火。那时大队有两台拖拉机,秋天里便欢天喜地往村里拉炭,炭自然不缺。轮到谁家打月饼,男主人便烧火打炭,女主人帮忙揉面,捏月饼。

打月饼是我与妹妹们最盼望最高兴的事了,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年龄不大的哥哥便烧火打炭,妈妈给马师傅帮忙,我们就伸长脖子等着。看着马师傅把烧开和匀了的油和糖哧溜一声倒进面里时,随着面欢快的叫声,我们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由于马师傅技艺高,邻村的人也找他打月饼,打好月饼后,总要给马师傅留三五个作为犒劳。村里有个青年名叫愣后生,有点闯王劲头,天不怕地不怕,父亲死的早,家又穷,娶不上媳妇,与妈妈相依为命。眼瞅着马师傅年年打月饼,既让人敬重又有丰厚的回报,便留了个心眼,去马师傅那里端茶倒水,忙里忙外。感动了马师傅,教了他一段时间,给他家设计了饼炉,这小子有点小聪明,逢人便夸马师傅把祖传秘方传授于他,他还真有两下子,试做了两锅真不赖,于是三里五村来的人更多了。

打好的月饼,乡亲们都会放在瓮里,把一米多高的瓮彻底洗干净,在阳光下曝晒一天,瓮里便有了足足的阳光味道。把月饼小心地一层一层放在瓮中,再放上几个有味的苹果,把瓮严严实实盖好,过几日再取出来吃,更加松软可口,还带着果香。

乡亲们对八月十五既依恋又重视,秋收再忙,晚上的团圆饺子必须得吃,再累,供月亮的事情不能耽搁,挑选最好的苹果和大团圆月饼,切成各种花样,放在小桌上,端在院中央,等着月亮下来品尝。那时的月亮真的很大很圆很亮,且离我们很近,好像伸手可摘。在亮如白昼的月光下,在香气奔腾的小桌旁,父亲讲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一次让我们心驰神往……

次日上午,我们去给邻居长辈们送月饼,那时候邻里关系和睦,亲戚又多。我们像一匹匹小马驹,驮着东西他家出你家进,回报自然也少不了,衣兜里装满了果子,驮回的月饼甚至比以前更多。

八月十六这天最高兴的莫过于村里那些情侣。老家有个乡俗,找了媳妇没过门的,在这天,男方会去女方家送礼物,把媳妇请来。一个上午我们一边互送着月饼,一边看着后生们在二八自行车旁整装待发,在大人们千叮咛万嘱下驮好了礼物,在不平整的山村小路上,一个个像电影《敌后武工队》的队员一样疾驰而去……村里有找对象没结婚的姑娘们,在外地的男朋友便早早来了,一个个英俊挺拔,满脸春风,自行车后驮着礼物,应该是酒、月饼、果子,有钱的人家甚至还拿着一条羊腿。

家乡的风俗动人又久远,家乡的月饼总也那么香甜,家乡的月亮总也那么亮,那么圆。文/高学娥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