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在书香中品读内蒙古

  

“彩云服务”让读者在书店第一时间借阅到新书

 

 内蒙古“不打烊”图书馆成为一道文化风景线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赵 丹

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内蒙古迎来了全国第26届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

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无论是牧户还是农庄,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厂,到处都能感受到一缕书香滋味悠长。

这缕缕书香依靠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制度保驾护航——今年5月5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标志着我区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全民阅读塑造“书香内蒙古”

从内蒙古启动第一个全民阅读活动起,在每个牧草返青的春天,全区各盟市都陆续进行着以“书香内蒙古,魅力大草原”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各盟市依托各种阅读活动,培养着卓尔不群的文化气质,读者通过阅读得到了润物无声的滋养。

呼和浩特市把全民读书节作为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主要文化活动项目之一,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

包头市在2012年创办“鹿城读书节”,每年读书节的300余项活动吸引市民达150余万人次,已成为参与人数广、跨度时间长、影响力大的全市重要活动之一。

鄂尔多斯市将全民阅读活动与鄂尔多斯品格打造结合起来,大力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在学”的文化氛围。

乌海市以打造“大漠湖城书香飘”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品牌为中心,制定了《乌海市“大漠湖城书香飘”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五年规划》,每年推进几十项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乌兰察布市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乌兰察布”为主题,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展览、书画美术工艺品展示、读书论坛等活动,用各种方式推介优秀读物,推进阅读。

阿拉善盟以“书香阿拉善,让阅读融入生活”为主题,重点打造了“阿拉善文化讲堂”品牌阅读活动。

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以“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重要事件节点为契机开展图书捐赠活动。

赤峰市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读书季”“读书周”“读书节”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延伸活动平台,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阅读。

通辽市在通辽汉语综合广播设立了“你我同行——通辽市FM972阅读时间”读书栏目,并与新媒体融合,建立了通辽汉语综合广播微信平台,推出“972阅读时间”专栏,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组合成个人声音作品,此举得到广泛推广。

……

如今,遍地开花的全民阅读活动已经让“书香内蒙古”建设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的出台,将全民阅读提升到战略高度,按照规划安排,自治区、盟市、旗县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安排专项经费,强化责任考核,全面实施全民阅读设施工程、精品工程、品牌工程、“七进”工程、参与工程、数字化工程。到2020年,要使全民阅读活动覆盖率不低于30%,蒙古文阅读免费覆盖率达到50%,全民阅读各项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全民阅读活动覆盖率不低于60%,蒙古文阅读免费覆盖率达到100%。

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毅松认为,内蒙古制定《全民阅读中长期(2015~2025年)规划》是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全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基本指导和制度遵循。这个十年规划目标明确、措施细致,规划的组织实施必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区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发展。

移动终端分享海量信息

如今,走进内蒙古偏远牧区,经常能看到牧民怀抱着一个“铁盒子”,这是“移动数字加油站”,其实就是个小型、便携式一体机,集服务器、存储、WiFi为一体,配合便携式天线,辐射半径最远可达5公里。每个数字加油站都存储有2T至4T的数字资源,2T的存储器就能放入1万小时的蒙汉文精选视频、7.2万册蒙汉文电子图书等内容。

内蒙古图书馆计算机部副主任何砺砻介绍,在“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覆盖的区域,用户下载“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APP后,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类型的蒙汉语数字文化资源,可以阅读3万余种图书,其中包括3000多种蒙古文图书,还可以浏览音视频。一个小小终端,共享海量信息。

内蒙古大约有800万农牧民生活在无网络覆盖地区,“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该工程从2012年8月开始实施,目前,内蒙古累计建设各级数字加油站1500个,覆盖区域50万平方公里,230万农牧民受益。今年,全区要建立2000个“数字加油站”,边境19个旗县无网络地区都可以享受数字文化资源。目前,内蒙古将“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列入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力争用3到5年完成全区剩余村镇的布点、服务工作。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通过技术保障,为牧区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神奇之门。而“彩云服务”却打破了读者、书店和图书馆三者之间的壁垒。这两项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

上个月,内蒙古图书馆馆长李晓秋领回了一项美国图书馆主席国际创新奖,这一奖项被誉为图书馆界的“奥斯卡”。该奖项获奖证书上写道:“彩云服务”项目针对图书馆图书流通率趋低的状况,采用高度创新、彰显读者决策采购的流程。与书店及读者社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多方共赢:增加书店的售书额,彻底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增强图书使用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满意度。利用云服务和移动技术打造实体与虚拟共享空间,集成整合网络资源从而推动阅读及图书馆馆藏的使用……

目前,“彩云服务”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读者、书店、图书馆集“借、采、藏”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的技术和服务创新。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区有14家子公司、84家旗县分公司、176处实体书店网点,“彩云服务”已在呼市地区部分图书卖场启动,下一步将会在全区其他新华书店图书卖场推行。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据介绍,相关部门正在探索建立向社会购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机制,推进购买目录的实施,鼓励社会组织、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

精品图书提升文化影响力

出版精品图书,既为读者制定了阅读坐标,也提升了内蒙古出版形象,增强了自治区文化软实力。

我区出版业引领知识创新,推动文化传承。“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图书共21244种,其中蒙古文图书10315种,汉文图书10929种,发行码洋达到21.65亿元,出版图书品种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精品率超过40%。圆满完成了688种教材和435种教辅的重新编译出版工作,实现了蒙汉文教材同步出版,保障了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推进。我区编译出版的蒙古文教材学科门类齐全、配套完备,实现了与汉文教材同步出版、同步供应,速度、质量和品种达到全国各少数民族教材之首。

精品出版物能体现一个地区作者的文化积累和思想积淀。“十二五”期间,我区相关出版单位优化图书出版选题,不断调整图书品种,共有3种出版物获得了国家政府出版奖、4种出版物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种出版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25种蒙古文图书获得八省区蒙古文图书优秀奖。其中出版的蒙古学研究著作远销世界各国,现已成为世界蒙古学出版中心。自2009年以来,内蒙古出版集团年均出版量保持在3400种左右,共出版了2万余种蒙汉文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完成“草原书屋”“农家书屋”配备汉文图书670.8万册,蒙古文图书178.8万册任务。目前,我区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达26种,列入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图书项目达43种,《蒙古族历史文化精品文库》《内蒙古历史文化丛书》两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全面完成。

如今,碧绿的草原上书香伴着草香飘,全民阅读在大美内蒙古已经蔚然成风;如今,不断升温的阅读活动让内蒙古各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弥漫的书香正跨越大漠林海,横亘戈壁河湾,浸润着魅力草原的精神气度,充分彰显着内蒙古的文化格局和文明力量。朋友们,来吧,在第26届书博会即将召开之际,到大草原上,感受一下书香中的内蒙古!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