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全国融媒体沿黄看河南:品黄河文化 领略沧桑巨变

壮美的黄河风光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飞流而下,穿山越岭、奔腾向前,流经河南省新安县等地,为这里留下了众多优美的河迹湖泊、人文遗迹。11月15日~16日,“丈量五千年 蝶变黄河岸”全国融媒体沿黄看河南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河南,领略了黄河沿岸经济带的沧桑巨变。

吃上旅游饭

新安县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岸,小浪底下闸蓄水后,在新安县区域内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新安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黄河成为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山清水秀风景好,只见大哥不见嫂。”11月15日上午,媒体采访团首站走进位于河南省新安县石井镇龙潭沟村境内的龙潭大峡谷,讲解员风趣地说,龙潭沟村属黄河小浪底库区上游南岸,地处深山,人均不到半亩山坡地,过去是出了名的穷地方,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近年来,随着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开发建设,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建起了小洋楼,开起了民宿、农家院,户均年收入达10万以上。

讲解员为大家讲述龙潭沟的沧桑巨变

记者在龙潭大峡谷采访发现,这里奇峰怪石、曲径通幽、飞瀑跌宕,目光所及之处,俨然一幅水墨画铺陈开来,水往高处流、石上檀、石上天书、佛光罗汉崖等地质奇观更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龙潭沟村的刘女士在景区沿途靠售卖山货为生,野生蜂蜜、野山菌、林芝……她的面前摆得满满当当,不时有游客上前咨询。“这都是山里的宝贝,营养价值很高,每个月差不多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

大自然造就了贫穷,也蕴含着无限生机。据龙潭大峡谷景区总经理王涛介绍,龙潭大峡谷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如今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效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周边群众广泛就业,让昔日穷山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青要山寻根问祖

“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我国古代奇书《山海经》的记载,让青要山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有了渊源。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新安母亲河”畛河的发源地。因此,透过漫长的时光隧道来青要山寻根问祖,成了很多人最虔诚与朴素的心愿。

媒体记者打卡青要山

11月15日下午,采访团第二站走进了青要山景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顺势而上,只见三座石像雕塑矗立在山巅之上,上书“三祖结盟”四个大字。“传说上古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几十个氏族部落,为争夺生存空间,经常发生战争。六七千年前,黄帝先在孤泉战败炎帝,接着又在河北涿鹿与蚩尤大战。蚩尤战败被杀后,蚩尤余部退守青要山据险抗争,青要山的‘要人’部落里有位本领高强的武罗姑娘,施展以柔克刚之术,帮助黄帝将蚩尤余部收伏。炎黄蚩尤百战和,中化民族三条根。三位祖先通过连年战争,最后和解,并在青要山结盟,形成了中化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在景区工作了十多年的青要山景区营销部经理关彪谈起青要山的故事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青要山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娃娃鱼自然保护区,目前,青要山景区正在着力实现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群众走乡村旅游富民的新路子。

三祖结盟

从山上下来,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峡谷沟口的畛湖,畛湖因处于新安母亲河畛河发源地而得名。湖水清明如镜,远山高高低低倒映水中, 就如点缀在青要山中的一颗耀眼明珠。顺着畛湖廊道越往里走风景越美,到处是漫长造山运动留下的地质奇观,抬眼便是12亿年的石英砂岩,垂首是娃娃鱼悠游的碧潭深涧,“和合塬”“青女峰”“葫芦套”“净身潭”等众多景点不仅为青要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游客从中辨识出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历史轨迹。

全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

新安县建县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也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境内河山壮丽,文物古迹遍布。

11月16日上午,采访团一行走进新安县铁门镇,参观了这里的千唐志斋博物馆,千唐志斋为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前不久,作为弘扬黄河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央视《千唐志斋》纪录片也在这里开机拍摄,将以空前的大视野、大手笔,从各个方面对唐史和黄河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展示。

千唐志斋

馆内斗拱飞檐,砖雕石刻,图案丰富,满墙琳琅满目的志石上,不仅有唐代名相狄仁杰写的《袁公瑜墓志铭》、唐代王昌龄手书的《陈颐墓志》、著名书法家李邕的墓志等,还有被称为‘近代三绝’的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刻的张钫之父《张子温墓志铭》等,遒劲隽秀、字字珠玑,无不显露书法艺术之美,与其说是墓志铭博物馆,倒更像是一部唐代书法演变史……

“这里珍藏着2000多方自西晋、北魏、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以来历代墓志碑刻,其中以唐人墓志最多,仅旧藏唐代墓志就有1100多方,因此被称为千唐志斋。”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斋中所藏唐人墓志自初唐的武德贞观年起,到后唐的天复、天佑年止,凡三百年之年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自相国、太尉至刺史、太守、处士名流、官娥才女、百姓杂家无所不包。为研究唐代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新中国引黄第一渠

“抬头是邙山,低头是河滩。大风黄沙刮过来,光想埋住俺”,这是人民胜利渠通水前,渠首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1月16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了焦作武陟县,探访了“新中国引黄第一渠”——人民胜利渠。在这里,曾经给中下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黄河终于被驯服,顺着人民胜利渠,流向田间地头,流进千家万户……

走进人民胜利渠展览馆内,一张张充满历史气息的黑白老照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资料,让建国初期人民胜利渠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再现在眼前。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渠首分局局长张存省告诉记者:“人民胜利渠灌区工程于1951年开工, 1952年4月建成开灌,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是新中国治黄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84.84万亩,主要担负着灌区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生态补源供水和灌区排涝等任务,受益地区包括新乡、焦作、安阳三市的12个县市(区)的57个乡(镇)。人民胜利渠的建成,也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68年来,人民胜利渠使灌区内10万多亩盐碱地全部变为良田,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人民胜利渠

万里黄河第一观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武陟县恰好位于豆腐腰开始的地方,闻名世界的“悬河”就发源于这里。11月16日下午,采访团行至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桃花峪附近,在河南省武陟县境内的黄河北岸,探访了“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

嘉应观始建于1723年,是黄河流域修建的最大的一座河神庙。红墙青瓦,琉璃彩绘,气势恢宏,铁胎铜面的御碑亭,乾坤倒置的八卦八音钟,供奉着历代治河功臣的龙王殿……正所谓“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

在嘉应观内的御碑亭柱上,刻着康熙书写的一副对联: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可见,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停止过与黄河水患的斗争。“黄河宁,天下平。嘉应观是黄淮诸河龙王庙,但是这里所供奉的龙王爷并不是天上会吞云吐雾的神话人物,而是彪炳史册的15位历代治河功臣。”在嘉应观中大殿,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翟松峰指着供奉于殿堂中央的治河功臣说,这位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治河功臣并不简单,既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河官员,又是雍正的皇叔、嘉应观的首任道长——牛钮。 记者注意到,除了牛钮,还有西汉的贾让、东汉的王景、元代的贾鲁、近代的林则徐,这些青史留名的历代治河功臣被升格为神来祭祀,这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

探访畛河发源地

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在嘉应观中还有一个黄河泥埙坊,用本地黄河胶泥制作的埙,音色婉转呜咽,古朴厚重,犹如从上古时期传来的天籁之音。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代表性传承人王建与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翟松峰还现场向记者们展示埙篪相和,讲述黄河故事。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张巧珍


[责任编辑:章颖慧]